• 会员登陆 | 会员注册
  • 返回首页

    2008年义乌市初中毕业生 学业考试命题分析·金华新闻网

    时间:2011-11-27 20:06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新报记者 高和平 摄 浙江省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义乌市语文试卷命题,严格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为准绳,兼顾了现行教材的特点,并结合本届学生的实际,在新课程教学和考试的理念方面,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今年试题既有较
      

    新报记者 高和平 摄

    浙江省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义乌市语文试卷命题,严格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为准绳,兼顾了现行教材的特点,并结合本届学生的实际,在新课程教学和考试的理念方面,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今年试题既有较好的检测与区分功能,又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较好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保持稳定,力求稳中有变

    今年学业考试义乌市语文试卷命题的总体思路,包括基本结构、分值、题量以及题型与去年学业考试卷相比,较好地体现了连贯性和相对的稳定性。2007年义乌市语文试卷共有四大题: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现代文阅读(32分)、古诗文阅读(25分)、作文(60分),共26小题。今年试题仍然按这一结构命题。命题的这种相对连贯和稳定,实际上是新课程语文教学与学业考试语文命题基本思路趋向明确的一种标志。当然,语文命题除了考虑相对稳定外,还力求有所变化,命题者编制了少量有创新的试题。今年语文试题的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第6题综合性学习活动考题的第(1)小题,运用数学的图表形式,要求学生筛选信息并用一句话分析概括,这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具体体现,显示了综合性学习中跨学科课程资源整合的一个较好实践。二是第5题仿造句子,今年命题中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句子结构、语意连贯的模仿,而是要求学生与已学课文的整体感知有联系,学生如果没有理解和把握课文的内容和主题,这一考题就很难准确地回答。三是把义乌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本地古代诗人的作品引为命题材料,凸显了本试卷的地域人文性特征。四是附加题,与前几年相比,体现“附加题”的特点,增加了一定难度,目的是使真正会读书、善读书的学生在本题中得到分数,坚决杜绝利用猜题、押题等投机取巧方法而取得分数的不良现象。

    突出能力,增加考查覆盖面

    能力立意,应该说这是本卷命题的另一大亮点。认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在全卷中共有32分。阅读能力,基本定位在理解、感受、鉴赏与评价四个方面,而且形成梯度:整体感知———语言品味———文本感悟。尤其是第11题,根据特定情节代人物说一番得体的话,不仅是考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而且也是口语交际能力的检测,需要学生在创设的特定情境中,说一番符合语言环境的、符合特定人物身份的得体的话,同时也反映了考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的综合检测能力十分强。学生语文学得怎么样,作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考查写作的60分,占了全卷总分的40%。作文的命题,采用半命题的形式,更是综合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认识水平、审美品位、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殿堂中的瑰宝,也是最能体现我国文学发展成就和汉语特点的文学样式。本卷古代诗歌的阅读,除了强调背诵(6分),而且在古诗阅读中着重考查学生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以及整体感知和赏析诗句。去年是4分,今年增加到5分。这道题虽然起点不高,但真正要品味到诗味诗情,还是要动一番脑筋的,需要有一定的古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关注社会,发挥试题内涵教育作用

    今年语文试题十分明显地体现了时代性,注意结合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以引导学生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人的发展。人教社语文教材编写的一大特点,就是以主题构建单元教学,借鉴这一做法,我省2006年中考以“书和读书”为主题内容组建语文试题,富有创意,得到好评。2007年义乌市语文试卷以“美”为主题。2008年义乌市调研卷以“感恩和亲情”为主题,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有效的尝试。本卷的主题内容同样十分明确,突出了一个“爱”字,选取材料渗透一个“爱”字,例如记叙文阅读材料表现的是“儿子孝顺老母亲,老母亲疼爱儿子,家庭的幸福需要全家人共同创造”的这样一个主题。课内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陈涉世家》,表现爱的情操;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表现了县令对老百姓的关爱。其内涵的教育功能十分明显。科技说明文内容是有关“奥运饮食”,奥运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世人所关注的热点,北京奥运会饮食,特别引起各国运动员的关注,谣言不少,试题选择这方面有关的材料,它向世人表明,北京完全有能力确保奥运会食品安全。其他如“抗震救灾”试题材料,作文命题关注学生的成长等等。这些选材,其内涵也有独特的教育功能。都十分注意试题对学生的熏陶与感染作用。另外,我们在考虑命题的时代性时,还十分注意试题材料的“新”。记叙文阅读材料选自2008年第3期《格言》,科技说明文选自2008年第5期的《百科知识》,这样做不仅有效地避免了陈题,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而且增强了试题的时代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违法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